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陈宜峰课题组在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新进展

[复制链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02: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课题组在烯烃的不对称催化转化构建内酰胺杂环化合物领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i-catalyzed carbamoyl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for 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six-membered lactams.”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六元内酰胺作为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核心骨架广泛存在于药物和活性天然分子中,该类手性砌块的高效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a-烷基取代的3,4-二氢喹啉酮以及d-内酰胺化合物作为两类重要的六元内酰胺分子,其便捷高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仍是有机合成中亟待解决的合成难题。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胺甲酰基反应近年来逐渐成为手性内酰胺合成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使用胺甲酰基亲电试剂进行分子内环合实现对烯烃的不对称双官能团化反应主要经历5-exo-trig的环化模式得到五元内酰胺产物,而对于更大的环系,例如六元内酰胺化合物,该不对称胺甲酰化反应仍然较为受限。陈宜峰课题组基于对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不对称双官能团化反应构建手性含氮杂环的研究兴趣,通过对手性8-喹啉噁唑啉为核心骨架Quinox配体的进一步改良,实现了镍催化的内烯不对称胺甲酰基-烷基化反应,以6-exo-trig的环化模式高对映选择性地得到手性3,4-二氢喹啉酮及d-内酰胺化合物。该方法构建的手性a-烷基取代的六元内酰胺能经过简单的转化得到更具药用价值杂环化合物。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张晨焕,通讯作者为陈宜峰教授。研究工作得到了曲景平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425-3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陈宜峰,男,汉族,1986年9月,博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有机合成方法学:集中用过渡金属催化的手段解决有机合成化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性课题。目前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兴趣聚焦于廉价金属催化的羰化反应研究;通过手性配体的从头设计合成来发展不对称催化的新方法;2.有机功能材料;3.惰性小分子活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催化|主题: 1066, 订阅: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5 04:41 , Processed in 0.15284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