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洪文晶、郑南峰等:单团簇水平的金属纳米团簇电子输运研究新进展

[复制链接]

82

主题

82

帖子

13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09:00: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院洪文晶教授课题组、郑南峰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Colin Lambert教授合作,在基于纳米银团簇的单团簇电子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nductance growth of single-cluster junctions with increasing sizes”为题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 10.1021/jacs.2c05856)。
基于单个纳米银团簇的团簇结电输运特征
        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利用分子尺度的结构单元作为功能性模块来构筑纳米电子器件,为进一步推动5 nm以下电子器件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通常,在小于5 nm的物理尺度下,纳米器件的电子输运过程主要为量子隧穿机制主导,其电导G和隧穿距离d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 = G0e-βd,其中G0是量子电导,β是隧穿衰减常数。然而,常规基于有机分子纳米器件的电导会随着隧穿距离即分子长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从而使纳米尺度的微纳电子器件往往具有较低的电子传输能力,为制备具有高开关比的逻辑微纳电子器件带来了挑战。
        根据量子隧穿机制,隧穿衰减常数主要取决于隧穿势垒的大小,而隧穿势垒则与导电模块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大小密切相关。如果HUMO-LUMO能隙能够随导电模块尺寸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则有可能构筑具有长距离高导电性的纳米器件,但相关研究却面临很大挑战。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原子级别精确的金属纳米团簇的可控合成得以实现,其特殊的离散型能级结构使得HOMO-LUMO能隙对尺寸具有独特的依赖性,进而为我们制备隧穿势垒可控的单团簇器件提供了可能。
        洪文晶教授课题组采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单分子机械可控裂结技术(MCBJ)的科学仪器,与郑南峰教授课题组合作采用设计合成的具有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纳米银团簇构筑了一系列单纳米银团簇结。研究发现,单纳米银团簇结的电导随团簇尺寸增大而增大,其电导随尺寸的衰减常数β为负值-0.4 nm-1,这与典型的有机分子体系所观察到的β为正值的情况(例如寡聚苯乙炔分子结的β为正值0.98 nm-1)完全相反。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纳米银团簇结的电子输运机制为相干隧穿。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其HOMO-LUMO能隙迅速减小,同时团簇-电极间的耦合强度逐渐增大,二者共同促使团簇结的电导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这一发现为我们对金属纳米团簇的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理解,对未来设计和制备5 nm以下基于金属纳米团簇的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洪文晶教授、郑南峰教授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Colin J. Lambert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我院冯安妮博士、严娟珠博士和兰卡斯特大学候嵩军博士。参与本研究工作的还有我院肖宗源副教授、师佳副教授、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唐永翔、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杨扬副教授,以及兰卡斯特大学吴清清博士。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也得到了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嘉庚创新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5856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
       洪文晶,优青,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2007年和2009年分别于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取得本科及硕士学位,2013年于瑞士伯尔尼大学获得荣誉等级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5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担任研究组长,2015年11月起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职工作。主要致力于单分子器件和单分子尺度的催化和组装研究,以及精密科学仪器、先进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研发。自2008年以来,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应邀作为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 等期刊上发表综述4篇。
       郑南峰,1977年生。厦门大学教授、博导,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1998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2005年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化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被聘为厦门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获国家杰青资助,2010年获聘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纳米表界面化学方面的研究,已在Science (3篇)、 Nature、 Nature Mater. (2篇)、 Nature Nanotech (2篇)、 Nature Commun. (8篇)、Sci. Adv.、 J. Am. Chem. Soc. (34篇)、 Angew. Chem. (12篇)、Adv. Mater. (5篇)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被引12000余次,h-指数63。获美国化学会无机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日本东京大学Zasshi-kai讲席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等奖项。先后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入选“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国十名)。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4 02:17 , Processed in 0.08683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