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复合材料网 碳纤维 查看内容

科技部推动组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021-10-12 11:28| 发布者: yiwang| 查看: 111| 评论: 0|来自: 科技部

摘要: 9月24日,科技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46号建议《关于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础研究的建议》的回复,答复要点如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物质基础。相比于日、美、德等全球碳纤维制造主导国家,我国仍存在高端产品缺乏、中低端产品成本过高等问题, ...

9月24日,科技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46号建议《关于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基础研究的建议》的回复,答复要点如下: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物质基础。相比于日、美、德等全球碳纤维制造主导国家,我国仍存在高端产品缺乏、中低端产品成本过高等问题,部分高端技术与装备存在“卡脖子”隐患。因此,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加快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视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研究与应用示范。国家“973”计划支持了“高性能聚丙烯腈PAN碳纤维基础科学问题”等项目,研究碳纤维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将支持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技术。针对工业领域低成本规模化应用需求,开展大丝束碳纤维、织物和大克重预浸料等低成本材料和高效制备技术研究及大型主承力结构制造工艺和性能验证,实现工程化示范应用。针对轨道列车高速化运行要求,开展碳纤复材关键承力构件三维自动编织、自动固化成型及其精密机械加工等研究,完成性能验证及上车应用。“碳纤维及其先进复合材料”也被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任务方向之一,重点开发第三代先进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制备及工程化技术、第三代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及应用等新技术,实现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能源、交通、工业装备、基础设施建设、健康等领域规模应用。目前,科技部正加快推动实施方案按程序完善报批。

围绕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战略目标,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了“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同时,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203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中统筹考虑,把材料基因工程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将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与智能制造中,变革材料研发理论和模式,建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基因组研究方法体系与平台,实现基础材料的研发向新的智能模式转变,助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科技部正在推动组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政府引导,凝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突破全产业链共性技术,突破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支撑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企业实现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创新。注重工程化及产业化企业推广、转移、孵化科研成果,做好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工作,切实解决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的问题。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碳纤维
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为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
8月15日,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杰教授团队参与的中国石化上海石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高强高模碳纤维国产化攻关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5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承研单位、浙江大学为参研单位共同承
王孝军课题组:羧基聚苯硫醚上浆剂提高聚苯硫醚/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研究
聚苯硫醚(PPS)是一种半结晶工程塑料,具有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等诸多优
山东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
2月7日,由山东省西海岸新区供销社引进的山东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
张东兴课题组:碳纤维与聚醚醚酮纤维柔性混编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及界面性能
CF/PEEK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工业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6 14:29 , Processed in 0.21536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