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复合材料网 复合材料 查看内容

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前谋划,厚积薄发,常州北部崛起的“新材料硅谷”

2019-12-5 11:22| 发布者: guawazi| 查看: 629| 评论: 0

摘要: 沿着龙江路一路向北,位于龙江北路和东海路交界处的滨江国际企业港,是整个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春江镇)转型升级的“样本”所在——它是为滨开区新材料产业链提供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产品展示和生产性服务功能的高端产业聚集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双创基地和孵化加速器。乘势于新旧动能 ...

沿着龙江路一路向北,位于龙江北路和东海路交界处的滨江国际企业港,是整个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春江镇)转型升级的“样本”所在——它是为滨开区新材料产业链提供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产品展示和生产性服务功能的高端产业聚集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双创基地和孵化加速器。

乘势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厚植于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江苏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多年前就开始谋划新一轮的产业规划布局,瞄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多方联动,共同打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综合园区。

日前,滨开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示范园区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有基础,有潜力,有未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也将成为滨开区整个区域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有基础  重大项目落户,产业高质量发展剑指“国字号”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军工等众多领域,是国防军工和民用生产生活的重要材料。其中,尤以碳纤维为业界瞩目。

“常州高新区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尤其是近年来,比亚迪、黄海客车等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项目的相继落户,为整个区域的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春江镇镇长姜浩眼中,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整个常州高新区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而滨开区以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新材料产业集聚的“核心腹地”。

 近年来,围绕省委“六个高质量”、市委“三大明星城市”、新北区委“十张新名片”的战略要求,滨开区积极谋划“九大突破”主题实践,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滨开区围绕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积极招商引资,并积极筹建“江苏省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高性能纤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展示馆”,以期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培育成未来常州市主导产业,打造全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示范区。

2018年,滨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0%。同年,滨开区位列全省省级开发区第51位,并先后荣获“最具价值投资园区”“常州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等称号。


     有潜力  龙头企业“领跑”, 滨开区“厚积而薄发”

今年5月16日,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敲钟上市。上市的背后,是企业负责人杨永岗及其团队十年如一日的产业报国梦。他们突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技术装备的封锁和垄断,填补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应用领域的空白,并率先在国内高端领域实现了稳定批量应用。

深耕十余载,厚积而薄发。这是碳纤维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滨开区交上的阶段性答卷。

经过10多年培育及引进,滨开区现已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已基本形成从原丝生产-复材成型-装备制造-终端产品到相关配套的产业链。

中简科技作为目前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国产T700级碳纤维供应商,成为我国碳纤维技术研发和生产的领跑者。宏发纵横作为高性能纤维经编增强复合材料知名领军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成为高性能纤维经编增强材料领域中唯一上榜单位。天马集团专业生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化工三大板块系列产品,是中国目前产量大、质量优、品种多、产品覆盖面广的玻璃钢原材料基地,被同行誉为“中国玻璃钢工业的摇篮”,是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和编制单位。

依托龙头企业,滨开区初步形成能牵头整合国内乃至国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力量,实现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有未来 渗透产业链上下游,迎来发展新“风口”

在江苏帝威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至昶的办公桌上,有一块新材料板,肉眼看,它就是一块普通的复合材料板,但是上手一试,便发现了神奇之处。一个成年男性,用力弯曲板的两端,它依旧“坚挺”。这块板的组成很简单,就是泡沫和玻纤布复合到一起的,用于制造国内某知名通讯商的5G天线发射罩。“复合材料不是1+1=2,而是大于2。”王至昶说。

2018年10月,帝威新材因厂房扩容需求,搬到了位于滨开区的国际企业港,将办公、测试、研发集中到4000多平方米的企业总部。从复合材料高端装备到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制品的研发,帝威也经过了20年的积淀和耕耘。2017年初公司投产的第一条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的生产线,去年达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出口额。“中国的复合材料要想发展、要有优势,一定要让装备和工艺相结合,中简科技如此,我们也如此。”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如今已迎来了一个‘风口’,它成为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制造提升的新动力,已全面渗透到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姜浩说,尤其是轨道交通领域,中国的技术成熟,新材料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截至目前,滨开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共有规上企业16家,2018年共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26.93亿元,占开发区比重为32.3%,亩均销售收入达1019万元。拥有上市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家,年度研发经费投入3.75亿元,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9个,申请PCT专利1个。


     新引擎  打好组合拳,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后,园区的发展将主要从‘一园一院一基金’着手。”姜浩说,一园,主要是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通过“军品+民品”、“培育+引进”、“平台+人才”等方式,将园区做大做强。

一院,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第三方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整合高校、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标准体系平台,通过资本+技术的运作,争取在行业内占领技术制高点。

 一基金,即围绕园区发展需求,设立6个亿的产业发展基金。

“打好组合拳,加快推进一批项目落地和成长,努力培育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让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上的集群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姜浩说。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创新企业,2019年5月16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777。

中简科技始终以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工程化制备为己任,率先开发出国内第一条百吨级T700/T800级柔性工程化生产线,所产ZT7H碳纤维产品综合性能显著优于进口同级别T700级碳纤维。ZT7H碳纤维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在高端应用领域的空白。中简科技完全掌握了设计、工艺、控制综合等碳纤维制造核心技术,践行了国家对重大装备关键材料必须自主保障的要求。

中简人独立研发设计的新一代柔性智能化生产线—“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即将投入运行。希望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建美好未来。


江苏帝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帝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帝威TiWin)成立于2013年8月6日江苏常州,为威瑞亚太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碳布、芳纶布、预浸料等复合材料中间制品。同时,也是威瑞亚太所开发的新设备的实验工厂。

帝威TiWin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加工设备,并且依托ORIT超强的设备开发能力,拥有的适合纤维特性和加工工艺的专门定制装备,在充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生产世界领先品质的产品,并持续开发新产品,为用户提供满意的高科技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建筑等众多领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精湛的技术,也来源于帝威TiWin公司的卓越团队。帝威TiWin员工奉行“勤于职业,乐于群体”的企业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以技术为核心、视质量为生命、奉用户为上帝。

目前,帝威TiWin公司拥有数十条先进的碳纤维编织生产线和预浸料交铺生产线,可为用户提供各种双向碳布、单向碳布、碳纤芳纶混编布、碳纤玻纤混编布、芳纶布、玻纤布,预浸料和单向预浸料交铺布。与此同时,帝威TiWin公司还在发展碳板、碳管等其他种类复合材料中间。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6 12:36 , Processed in 0.07029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