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 查看内容

科思创展示建筑隔热材料 绝缘性能提高30%

2019-9-18 11:40| 发布者: zaiye| 查看: 324| 评论: 0

摘要: 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稀缺等全球趋势是高性能建筑保温需求增长的合理推动力。几十年来,聚氨酯(PU)和聚异氰脲酸酯(PIR)硬质泡沫已证明其作为绝缘材料的性能,非常适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节约化石燃料成本。被加工成绝缘板的PU和PIR硬质泡沫适用于从地窖到屋顶的各种私人或商业建筑。它们 ...

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稀缺等全球趋势是高性能建筑保温需求增长的合理推动力。几十年来,聚氨酯(PU)和聚异氰脲酸酯(PIR)硬质泡沫已证明其作为绝缘材料的性能,非常适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节约化石燃料成本。

被加工成绝缘板的PU和PIR硬质泡沫适用于从地窖到屋顶的各种私人或商业建筑。它们作为金属之间的夹层可以用于工业和商业建筑的大面积高效隔热。在K 2019塑料贸易展览会上,科思创将在6号展厅的A75展台介绍这些建筑隔热材料的信息。介绍非常简短但同时具有必要的细节与深度。

PU和PIR的绝缘性能比传统绝缘材料(如发泡聚苯乙烯(EPS),岩棉或玻璃棉)的绝缘性能至少高30%。所以他们能有效节省空间的绝缘厚度。这也使得这些材料成为土地和安装空间稀缺的城市地区建筑空间最大化的理想选择。 PIR泡沫更加坚固,并且比PU硬质泡沫具有更好的防火等级。

数字化生产

凭借其数字技术服务(DtS),科思创为客户提供优化的夹层板生产。计算机辅助计算化学流程和“机器学习模型”尤其可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避免浪费,还可以使流程更稳定,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的研究项目

科思创目前正在开发基于“第四代推进剂”(“HFO”)的新配方。目的是相比戊烷进一步降低导热率。结果,热传导值可以减小大约四个基点,从0.023W/m·K到0.019W /m·K。

此外,提高客户竞争力的新系统和能实现更快生产面板的新一代塑料铸造耙是目前科思创的重点。

在更加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此外,科思创还使用原材料的替代物进行生产,以减少对化石来源的材料的依赖。科思创还致力于开发用于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PU硬质泡沫。

在Carbon4PUR研究项目的框架内,科思创主导来自七个国家的14个合作伙伴组成的联盟,研究了如何以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式回收钢铁行业的烟气来生产聚氨酯。这将节省在传统方法中使用的原油。

科思创与合作伙伴一起,还开发了一种从可再生原料生产重要的化学初级产品苯胺的独特方法。这种生物苯胺可用于生产PU硬质泡沫的主要成分,MDI。

科思创正在与客户,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发基于科思创技术和产品的经济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是科思创“包容性业务”项目的一部分,使低收入人群可从中受益。在亚洲国家已经成功完成了许多使用PU硬质泡沫建造经济适用房的项目。


绝热材料是指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传统绝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它们用于建筑围护或者热工设备、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既包括保温材料,也包括保冷材料。绝热材料一方面满足了建筑空间或热工设备的热环境,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能源。因此,有些国家将绝热材料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之后的“第五大能“。

绝热材料分为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和真空材料三类。前者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因为空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如泡沫材料、纤维材料等;热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如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真空绝热材料是利用材料的内部真空达到阻隔对流来隔热。航空航天工业对所用隔热材料的重量和体积要求较为苛刻,往往还要求它兼有隔音、减振、防腐蚀等性能。各种飞行器对隔热材料的需要不尽相同。飞机座舱和驾驶舱内常用泡沫塑料、超细玻璃棉、高硅氧棉、真空隔热板来隔热。导弹头部用的隔热材料早期是酚醛泡沫塑料,随着耐温性好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应用,又将单一的隔热材料发展为夹层结构。导弹仪器舱的隔热方式是在舱体外蒙皮上涂一层数毫米厚的发泡涂料,在常温下作为防腐蚀涂层,当气动加热达到200°C以上时,便均匀发泡而起隔热作用。人造地球卫星是在高温、低温交变的环境中运动,须使用高反射性能的多层隔热材料,一般是由几十层镀铝薄膜、镀铝聚酯薄膜、镀铝聚酰亚胺薄膜组成。另外,表面隔热瓦的研制成功解决了航天飞机的隔热问题,同时也标志着隔热材料发展的更高水平。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阅读

聚氨酯
李辉教授课题组:《J. Chem. Theory Comput.》 结合物理函数的神经网络势能模型
近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理论化学研究所李辉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hemical Theo
王齐华、张新瑞等:高强韧聚氨酯研究取得新进展
高强韧聚氨酯具有高弹性、高耐磨等优异性能,在船舶、舰艇轴承、盾构机主驱动密封等领
张明明教授课题组:构筑发光金属笼交联的聚氨酯
超分子网络因其独特的刺激响应性、自适应性、自修复等特性在吸附和分离、生物医用工程
王锦等Adv Sci: 氧化硅气凝胶助力聚氨酯及普通织物10℃无源辐射致冷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体日常生活的舒适性需要,利用空调等温控设备实现
宁波材料所在木质素基聚氨酯高效吸油泡沫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原油和有机溶剂泄漏事故频繁发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7 03:51 , Processed in 0.1894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