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蕻

[复制链接]

17

主题

2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7:20: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蕻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电子邮件: honggao2017@iccas.ac.cn
通信地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 100190


教育背景
2008-09--2013-06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系   理学博士
2004-08--2008-07   清华大学物理系   理学学士
   
工作简历
2017-12~现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项目研究员
2015-09~2017-11,瑞士巴塞尔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2013-07~2015-08,斯坦福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2008-09~2013-06,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系, 理学博士
2004-08~2008-07,清华大学物理系, 理学学士


发表论文
(1) Quantum State-to-State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Dynamics of Small Molecule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9, 第 11 作者
(2) Rotational dependence of the branching ratios and fragment angular distributions for the photodissociation of 12C16O in the Rydberg 4p(2) and 5p(0) complex region (92.84–93.37 nm),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9, 第 11 作者
(3) Strong and selective isotope effect in the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branching ratios of carbon monoxid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第 11 作者
(4)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reactivities of para- and ortho-water towards trapped diazenylium 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第 2 作者
(5) Branching ratios in Vacuum Ultraviolet dissociation of CO and N2: Implications for O and 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un,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7, 第 3 作者


科研项目
( 1 ) 一氧化碳在真空紫外波段解离通道分支比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9-01--2021-12
( 2 ) 14N15N和16O18O分子光解离中空间反演对称性(g-u)破缺现象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3-12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7:20:47 | 只看该作者
2019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N15N和16O18O分子光解离中空间反演对称性(g-u)破缺现象的研究
批准号        21973100       
学科分类        分子反应动力学 ( B030302 )
项目负责人        高蕻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资助金额        66.00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3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53

帖子

4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0
板凳
发表于 2024-2-9 08:36:04 | 只看该作者
深入研究激发态离子的反应动力学机理,对理解星际空间、行星大气、等离子体等复杂气相环境的性质有重要科学意义。Ar+ + N2 → Ar + N2+是研究电荷转移反应动力学的经典模型体系,但不同的实验研究以及实验和理论计算之间存在很多争议,人们对这一模型体系的电荷转移机理的理解依然非常有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高蕻课题组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量子态选择的离子-分子交叉束装置,其能量分辨率达到了国际上同类仪器的领先水平(Rev. Sci. Instrum., 2021, 92, 113302;Chin. J. Chem. Phys., 2021, 34, 71)。他们利用该装置深入研究了自旋-轨道基态Ar+(2P3/2)离子与N2的电荷转移反应Ar+(2P3/2) + N2 → Ar + N2+(v′, J′),首次精确地测量了产物N2+离子的振动和转动态分布及其与散射角的相关性,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该反应强烈的产物振动态依赖的电荷转移机理(Nat. Chem., 2023, 15, 1255)。
       虽然人们对该经典电荷转移反应的实验研究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但都聚焦于自旋-轨道基态的Ar+(2P3/2)离子,而对自旋-轨道激发态Ar+(2P1/2)离子的电荷转移反应的研究则非常少。最近,该课题组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方法制备了纯度优于95%的处于自旋-轨道激发态的Ar+(2P1/2)脉冲离子束,从而在自旋-轨道激发态的电荷转移反应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上获得了电荷转移反应Ar+(2P1/2) + N2 → Ar + N2+(v′, J′)的具有部分产物振动态分辨的微分散射截面图(图a)。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郭华教授和卢丹丹博士对该反应体系开展了全维度trajectory surface hopping计算,理论计算定性地再现了实验观测到的几个主要动力学特征,并揭示了反应机理的相关细节(图b-d)。与自旋-轨道基态Ar+(2P3/2)离子的散射特征不同,在激发态Ar+(2P1/2)离子的前向散射区,N2+离子在v' = 2振动能级的比例明显高于v' = 1振动能级。在激发态Ar+(2P1/2)的反应中,处于v' = 1和2振动能级的N2+离子都集中在前向散射区域且转动激发较低。理论计算显示Ar+(2P1/2) + N2反应中的产物N2+(v' = 1) 和N2+(v' = 2)都是通过大碰撞参数的长程Harpoon电荷转移机理产生,这也体现在产物的转动分布上(图b-d)。实验和理论的协同研究清楚地表明Ar+离子的两个自旋-轨道态2P3/2和2P1/2的微观电荷转移机制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在自旋-轨道激发态的实验中观察到类似于自旋-轨道基态反应中的具有产物振动态依赖的转动和角分布特征。
        此项工作实现了从量子态到量子态的碰撞电荷转移动力学研究,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证明了Ar+(2P3/2, 1/2) + N2体系的电荷转移过程强烈依赖于反应物离子所处的量子态,澄清了过去研究中存在的争议,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DOI: 10.1038/s41467-024-45344-6)。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张国栋和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博士后卢丹丹,通讯作者是化学研究所高蕻研究员和新墨西哥大学郭华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7 16:55 , Processed in 0.0942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