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赵东元

  [复制链接]

65

主题

93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9: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赵东元&同济大学杨金虎iScience: 一种普适的原位碳热还原的策略制备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基材料由于其高容量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但过渡金属氧化物存在导电性低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将过渡金属氧化物与导电性好的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化碳等)复合在一起。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金属氧化物与碳的体积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其接触的界面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金属氧化物-碳的界面会造成循环过程中金属氧化物颗粒的长大,同时伴随骨架碳材料的破碎。 目前为止,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仍鲜有报道。

近日,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化学系赵东元院士与同济大学化学系杨金虎教授领导的团队报道了一种普适的原位碳热还原的策略,精准的在金属氧化物-碳的界面引入金属碳化物的超小纳米晶。高导电性,高硬度的金属碳化物可以在提高整体材料的导电性的同时提高金属氧化物-碳界面的稳定性,最终实现具有超长循环性能复合材料的构建。以此理论为基础合成的氧化钛-碳化钛-有序介孔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均一的孔径和优异的导电性。当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超长的循环性能(5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8.4%)和优越的倍率特性。基于此复合材料的薄膜组装的柔性全电池可以在对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能量输出。有限元模拟的结果表明,在氧化钛-碳界面上原为生成的碳化钛纳米晶可以有效的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环向和径向应力,从而提高氧化钛-碳界面的稳定性。相关成果以“Mesoporous TiO2/TiC@C 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Stable TiO2-C Interface for Robust Lithium Storage”为题发表在Cell出版社新姊妹刊iScience 上。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生Zhang Wei和同济大学化学系博士生Zu Lianhai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8 21:44 , Processed in 0.08365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