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哈工大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贾德昌 [打印本页]

作者: yufenfen    时间: 2017-4-3 14:39
标题: 哈工大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贾德昌
贾德昌,男,1969年1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先进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课题50项。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多个体系几十种新型复相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攻克其工程化应用中多项关键技术并获成功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奖4项、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项;发表与合作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360篇、EI收录320篇;分别由科学出版社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6部。已培养/合作培养博士26人、硕士38人。


贾德昌
先进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
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就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话0451-86418792
传真0451-86414291
邮箱dcjia@hit.edu.cn
地址哈工大科学园3022#信箱 (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匡街2号);哈工大433#信箱 (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简历
教育经历:
1987.08-1991.07   西北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91.08-1994.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4.04-1997.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07-199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1999.08-200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破格晋升教授
2002.06-201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 特种陶瓷研究所,    副所长
2003.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05.11-2006.11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4.06-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 特种陶瓷研究所,   所长
2015.08-2015.09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社会与学术兼职: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市材料与测试学会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期刊编委等:现代技术陶瓷 副主编;J of Ceram Sci & Technol[德], 硅酸盐学报、航空材料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功能材料、Chinese J of Mater Sci、ISRN Ceram等刊物编委
J of Eur Ceram Soc, Carbon, Ceram Intern, J of Adv Ceram, J of Asian Ceram, Mater Lett, MSEA,JMST,机械工程材料、复合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无机材料学报、材料工程、人工晶体学报等40余种国际和国内期刊稿件评审专家

科研获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2015 年 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
2011 年 黑龙江省自然类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4)
2005 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2)
2003 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
2002 年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1998 年 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1996 年 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荣誉称号:获国家、省部级等各种荣誉称号10余项:
2014年 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
2013年 科技部首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2年 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11年 第二届哈尔滨市自然科学学术界新时期领军人才
2009年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8年 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2007年 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7年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7届青年科技奖
2007年 黑龙江省第8届青年科技奖
2006年 哈工大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5年 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
2004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方向与招生信息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先进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组织结构演化、强韧化规律与机理,及其高温/热震/烧蚀/粒子侵蚀损伤机制与应用研究。
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863、国家高新工程-1、总装及国防基础科研等各类科研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哈工大国际知名学者计划等各种人才基金项目等30余项。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非晶/纳米晶等亚稳态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演化规律与机理;
多功能航天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在极端服役条件下损伤机理;
异型或大尺寸陶瓷构件的凝胶注模成型、3D打印成型技术;
轻质隔热/阻燃或耐热/防热用无机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无机聚合物转化法低成本制备先进陶瓷基复合材料。
选题背景及意义:
先进结构陶瓷材料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材料之一,具有低密度、耐高温、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烧蚀、耐腐蚀、耐磨损、化学稳定性好及其它一些特殊功能(如透波、高热导或高绝热等),它的发展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高技术发展水平和未来核心竞争力高低的标志,是名副其实的各类工业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材料,在国防、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机械、化工、冶金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在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和环境双重危机的情况下,先进结构陶瓷的进展与突破,还将在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起到战略性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先进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如非晶及纳米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无机聚合物及其转化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绿色低成本制备技术,及其在特种服役条件下陶瓷材料的损伤机理等方向的相关基础研究,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还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尤其对于我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信息、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招生信息:
硕士研究生:2 位/年;
博士研究生:2~3位/年。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
专业基础课: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合材料学、固态相变      
欢迎有材料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且对先进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感兴趣、有志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开发及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的同学报考!

讲授课程
先后承担本科生课7门,研究生课4门:
本科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材料物理性能》*                                        • 《先进功能材料》
《电子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基础》
《科技英语》                                       •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Nanomaterials & Nanostructures)双语*
《无机材料性能》                                    《材料科学进展专题》
《相图》
《生物材料》
《专业导论》*

专著/教材
   已由科学出版社、台湾沧海书局和哈工大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5部,1部在出版印刷中:
贾德昌参编《工程材料》第11章 “先进陶瓷材料”,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印刷中)
贾德昌参编《材料大辞典》无机非金属材料部分词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9月
贾德昌, 何培刚, 段小明, 杨治华, 林铁松 著《无机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贾德昌, 宋桂明, 柯华, 王文, 段小明 编著 《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贾德昌, 宋桂明, 周劲松, 王文 编著 《电子材料》,哈工大出版社, 2000;台湾沧海书局,2001
周 玉, 贾德昌, 温广武著《陶瓷材料学》,哈工大出版社, 1995;台湾中央出版社,1998;科学出版社,2004
学术论文
       发表/合作发表论文被SCI 收录310余篇,EI收录280余篇,SCI 他引2400余次;论著他引总计3400 余次。国际国内会议大会报告/邀请报告29次:
一、 SiBCN系亚稳陶瓷及CMC方面
  二、BN基复合陶瓷材料方面

  三、无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

四、其他方面国际国内会议邀请报告  
      1. Dechang Jia.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Tailoring of Advanced Ceramics & CMC- Projects achievements of Institute for Advanced Ceramics, First Symposium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tween China and Ukrine, June, 22th, 2015, Harbin, China
      2. 贾德昌,杨治华,段小明,周玉. 航天防热用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与思考, “工程结构材料”技术科学论坛,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北京,2014. 9
      3. 贾德昌,周玉.熔石英基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在航天防热构件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技术科学论坛,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大连,2004. 8


五、代表性论文
专利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已授权50余项,主要有:
一种六方氮化硼—熔石英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0310102022.0
一种水基浆料凝胶注模成型用模具. 专利号:ZL200610009887.6
一种具有铁填充的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0610151125.X
以二茂铁和氯化铵为原料制备碳空心球的方法. 专利号: ZL 200610009813.2
以二茂铁和氯化铵为原料制备非晶态碳纳米管的方法. 专利号: ZL 200610009787.3
具有磁性材料填充的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0710071710.3
一种泡沫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0710144954.X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专利号: ZL 200910071698.5
一种以磷酸盐为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复合陶瓷及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810209685.5
ZnO/b-FeSi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专利号: ZL 200810209809.X
常压干燥制备SiO2气凝胶的方法. 专利号: ZL 200910073009.4
常压干燥制备纤维强韧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方法. 专利号: ZL 200910073010.7
一种碳纤维增强无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 ZL 200710144583.5
连续纤维增强无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 ZL 200910071697.0
一种不锈钢纤维网增强铝硅酸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910071753.0
SiBCN(O)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0910309568.0
SiBCN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0910071768.7




作者: manyibu    时间: 2018-3-18 16:37
全国政协委员、哈工大材料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贾德昌指出:“一流人才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推动者。”他建议,要精准聚焦人才发展的现实需求,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设立振兴东北促进创业和成果转化专项人才基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

作者: quanze    时间: 2018-8-27 08:48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碳化硅基复合陶瓷在乙烯裂解制备环境下的组织性能演化规律与机理
批准号        51832002        学科分类        ( )
负责人        贾德昌        职称                单位名称        哈尔滨工业大学
资助金额        300万元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3年12月31日


作者: nifan    时间: 2018-11-1 19:24

题    目:“SiBCN系非晶与纳米陶瓷及其复合材料”

报告人:贾德昌 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

地    点:湖南大学工程实验大楼244、240多媒体报告厅

时    间:2018年10月26日(周五)下午3:00-4:30

主持人:肖汉宁  教授

邀请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承办人:材料学院“天马材料研究论坛”日常工作小组

报告人简介:

    贾德昌,男,1969年1月生,教授/博导,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从事先进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课题50项。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多个体系几十种新型复相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攻克其工程化应用中多项关键技术并获成功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奖4项、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项;发表与合作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360篇、EI收录320篇;分别由科学出版社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6部。已培养/合作培养博士26人、硕士38人。



作者: menwei    时间: 2019-12-7 19:47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英文会刊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2019年第8卷第3期发表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贾德昌团队撰写的综述论文“织构结构陶瓷的制备与各向异性”。
       陶瓷通常由随机取向的晶粒和晶间相组成,其性能是沿各个晶向的统计平均值,因而表现为各向同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对各种服役环境下陶瓷性能要求的提高,人们开始通过调整陶瓷内部晶粒的取向,获得晶粒沿某个方向定向排列的织构陶瓷。织构显微结构使陶瓷材料表现出沿特定方向独特的优异性能,可以有效地拓展其应用领域。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贾德昌教授团队归纳总结了现阶段织构结构陶瓷的研究发展现状,从织构表征技术、织构陶瓷制备方法、典型织构结构陶瓷的各向异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以题为“Preparation and anisotropicproperties of textured structuralceramics: A review”的综述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AdvancedCeramics期刊上(2019年第8卷第3期)。
       织构可以分为晶粒形貌织构(非等轴晶粒定向排列)和晶体学取向织构(不同晶粒的晶体学取向一致)。结构陶瓷的晶粒形貌织构和晶体学取向织构通常是共存的。晶粒形貌织构可以通过各种显微镜来观察,晶体学取向织构可以通过XRD图谱、极图、反极图以及欧拉图等进行表征。近年来新兴的中子衍射使人们可以研究织构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原位织构演化。织构陶瓷的制备方法有热加工(施加应力场使晶粒转向)、磁场定向(施加磁场使晶粒转向)、模板晶粒生长(消耗基体晶粒使模板晶粒定向长大)等方法。为了获得织构程度更高,性能更加优异的陶瓷材料,一些新的方法(如冷冻干燥法制备仿生织构陶瓷)以及几种不同方法复合的方法(如磁场定向+热加工、模板晶粒生长+热加工)正在被进一步开发。结构陶瓷的织构化可以显著改善其沿特定方向的力学性能,使其可以应用于更苛刻的服役环境,α-Al2O3及其相关的贝类仿生陶瓷、Si3N4和SiAlON、h-BN、MB2基超高温陶瓷、MAX相陶瓷等都已被成功制备成具有织构结构的陶瓷,并表现出强韧化、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在航天、机械、电子、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虽然在该领域内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织构结构陶瓷制备过程中晶粒择优取向生长的动力学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高温相变对晶粒择优取向生长的影响;多种织构方法的结合在制备高织构度陶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类似的技术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些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层状织构复合陶瓷和仿生陶瓷,有待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可望更好地控制织构结构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各向异性,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和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德国Springer出版社联合出版。本刊目前为季刊,每年出版4期。



作者: xihongshi    时间: 2019-12-18 18:59
12月13日,在九三学社十四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我校九三学社哈工大基层委员会主委、材料学院贾德昌教授荣获“九三楷模”荣誉称号。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出席,并为第五批获得“九三楷模”荣誉称号的10名同志颁奖。
据了解,评选表彰“九三楷模”,是全社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大会要求全社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九三楷模”为榜样,传承初心之志,筑牢同心之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欢迎光临 (http://115.28.128.6/)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