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廖洪钢

[复制链接]

586

主题

589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5:30: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廖洪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次、闽江学者。致力于原位电镜技术开发及其在纳米材料合成、能源材料储能、催化过程的应用研究。于2011年至2015年在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担任副研,完成了原位液体透射电镜的开创性研究。2015加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研究工作发表在2012及2014《Science》等刊物上,被报道和评论为“塑造纳米晶体的未来”,“颠覆了一百多年来对晶体生长规律的认知”。迄今已在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 Ed., Nano Lett., Nano Energy, ACS Catal.等期刊发表超过40篇学术论文,专利30余项。
廖洪钢
电子邮件:hgliao@xmu.edu.cn
地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楼420室
更新个人信息
个人简历:
教授、博导   (厦门大学化学系 2015~至今)
副研究员    (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 2011~2015)
理学博士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厦门大学联合培养2007 ~ 2011)
理学硕士    (厦门大学化学系 2004 ~ 2007)
理学学士    (厦门大学化学系 1999 ~ 2003)
获得荣誉:
第六批青年“##计划”(2014)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
完成了原位液体透射电镜的开创性研究。开发研究原位液体透射电镜技术,并运用该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实时原位观察纳米晶体在溶液中的成核生长及形貌演变过程。研究工作发表在2012及2014《Science》等刊物上,被报道和评论为“塑造纳米晶体的未来”,“颠覆了一百多年来对晶体生长规律的认知”。
研究兴趣:
纳米材料生长过程,能源材料储能过程,催化反应历程的原位液体气体环境透射电镜研究。
近期主要代表论著:
1.  Zhang, B.-W., Zhang, Z.-C.,Liao, H.-G., Gong, Y., Gu, L., et al., Tuning Pt-skin to Ni-rich surface of Pt3 Ni catalysts supported on porous carbon for enhanced oxygen reductionreaction and formic electro-oxidation. Nano Energy, 2016. 19: p.198-209.
2.   Zhang, B.-W., Sheng, T.,Wang, Y.-X., Qu, X.-M., Zhang, J.-M., et al., Platinum–Cobalt bimetallicnanoparticles with Pt skin for electro-oxidation of ethanol. ACSCatalysis, 2016.
3.  Powers, A.S., Liao, H.-G., Raja,S.N., Bronstein, N.D., Alivisatos, A.P., et al., Tracking NanoparticleDiffusion and Interaction during Self-Assembly in a Liquid Cell. NanoLetters, 2016.
4.   Peng, X.-X., Lu, Y.-Q.,Zhou, L.-L., Sheng, T., Shen, S.-Y., et al., Graphitized Porous CarbonMaterials with High Sulfur Loading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NanoEnergy, 2016.
5.   Liao, H.-G.,Zheng, H.,Liquid cel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nual review of physicalchemistry, 2016. 67: p. 719-747.
6.   Wang, C.-M., Liao,H.-G.,Ross, F.M., Observation of materials processes in liquids by electronmicroscopy. Mrs Bulletin, 2015. 40(01): p. 46-52.
7.   Zeng, Z., Liang, W.-I.,Liao, H.-G., Xin, H.L., Chu, Y.-H., et al., Visualization of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s in LiPF6/EC/DEC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ionbatteries via in situ TEM. Nano Letters, 2014. 14(4): p. 1745-1750.
8.   Nan, C., Lin, Z., Liao, H.,Song, M.-K., Li, Y., et al., Durable carbon-coated Li2S core–shell spheres for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cel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2014. 136(12): p. 4659-4663.
9.   Liao, H.-G., Zherebetskyy,D., Xin, H., Czarnik, C., Ercius, P., et al., Facet development during platinumnanocube growth. Science, 2014. 345(6199): p. 916-919.
10.  Liao, H.-G.,Zheng, H.,Liquid cel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 of platinum iron nanocrystalgrowth and shape evolu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3. 135(13): p. 5038-5043.
11. Liao, H.-G., Cui, L., Whitelam,S.,Zheng, H., Real-time imaging of Pt3Fe nanorod growth in solution. Science,2012. 336(6084): p. 1011-1014.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主题

255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沙发
发表于 2021-8-7 12:00:32 | 只看该作者
过去十年来,二维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二维平面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等特性广泛用于光电化学,气敏,锂电,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但是,这种材料的液相形成机理及过程并不清楚,大多数都是基于非原位表征得出的液体模板理论等推测,缺乏直观证据。随着近几年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用于原位液体透射电镜的液体池不断改进,已经实现化学反应中纳米材料的动态生长,晶面转化和结构变化观测,其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因此,有望实现液相化学反应中二维纳米材料的动态生长的实时观察,中间态的捕捉,及物质的相转变过程等。
        近日,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课题组和程俊教授课题组合作运用液体池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实时观察和研究了超薄二维In2O3纳米片的形成过程。发现其形成路径是先形成二维InCl3.3H2O中间体,脱HCl形成In(OH)3,再脱H2O形成In2O3。这一新发现有别于传统上认为分子模板诱导组装形成单层或少层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或的bottom up合成路径,发现了一种未知的二维材料形成过程即三维结晶生长(bottom up)加自剥离(top down)的组合模型过程。
         通过运用自主研发的液体池芯片在透射电镜中实时观察超薄二维In2O3纳米片的形成过程通过bottom up 加top down 组合模式形成。原位实验结果表明,In2O3纳米片的形成是通过中间体InCl3.3H2O的剥离和相变产生的,其中中间体InCl3.3H2O经历了层层生长和突起生长过程。而控制实验和DFT理论模拟计算表明油胺是InCl3.3H2O剥离的主要驱动力。最后,剥离后产生的In(OH)3脱水形成In2O3。
        论文信息:
        Atomic Scale Tracking of Single Layer Oxide Formation: Self-Peeling and Phase Transition in Solution
Junyu Zhang, Youhong Jiang, Qiyuan Fan, Mi Qu, Nana He, Junxian Deng, Yue Sun, Jun Cheng*, Hong-Gang Liao*, Shi-Gang Sun*
         Small Methods
        DOI: 10.1002/smtd.202001234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td.20200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44

帖子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0
板凳
发表于 2024-3-19 09:17:54 | 只看该作者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入选。这也是我院继2023年谢素原院士团队和袁友珠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后,再度获得此项殊荣。
       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电池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锂硫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较低的成本,然而受限于传统原位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及锂硫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环境敏感性等因素,在原子/纳米尺度上对锂硫电池界面和反应过程的理解尚不深入,锂硫电池广泛应用也还未实现。目前对储能机制的认识主要基于固/液界面的双电层模型及经典电化学理论,反应物分子扩散到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子转移转化然后脱附离开表面。关于化学反应和电荷转移的研究中,Henry Taube发现电子转移的“内球反应”机制的贡献获得1983年诺贝尔奖,Rudolph A. Marcus基于“外球反应”机制提出电化学反应理论于199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来拓展到内球反应机制,基本统一了电化学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但是受限于传统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的局限,他们的理论都是基于简单的单分子模型得失电子反应来理解的。反应分子在电极表面得到电子,发生构型转化,同时分子周围配位环境相应发生改变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反应分子通过单分子得失电子反应途径变成新的物质。然而,真实电极表/界面处有成千上万的分子、离子等存在,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过程至今尚不明确,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
        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自主开发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耦合真实电解液环境和外加电场,在原子尺度实现对锂硫电池界面及其反应过程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 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即在具有电池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多硫化锂分子在活性中心处聚集成为分子团进行反应:转移的电荷首先存储在聚集分子团中,分子团得到电子并不立即发生转化,直到获得足够电子后瞬时结晶转化为非晶态硫化锂。而在没有活性中心的材料表面遵循经典的单分子反应途径:单个多硫化锂分子得到电子,逐步转化,最后转化为Li2S分子,后续结晶并生长。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徐桂良、Khalil Amine研究员团队,通过同步辐射表征确认了电极材料活性中心物种和价态。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模拟计算表明,活性中心与多硫化锂之间的静电作用促进了锂离子和多硫分子的聚集,实验证实分子聚集体中的电荷可以自由转移。


       近百年来,电化学界面反应通常被认为仅存在“内球反应”和“外球反应”单分子途径。该新机制的发现揭示出电化学界面反应在传统单分子反应途径外,存在“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机制。该研究加深了对多硫化物演变及其对电池表界面反应动力学影响的认识,为下一代锂硫电池设计提供指导。相关研究论文于2023年9月7日发表在Nature 期刊[621(7977): 75-81]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锂硫电池概念提出,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锂硫电池的研究论文登上Nature期刊。Nature期刊副主编Yohan Dall Agnese评价该工作:“很引人注目,作者揭示了被广泛研究数十年的锂硫电池中完全想不到的储能机制,这是极为罕见的。发展的高分辨原位电镜令人印象深刻,新技术发展和新机制的发现将极大助力下一代电池的设计。”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8届。“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坚持由第三方推荐的原则,并由基础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广泛参与投票,确保遴选结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历年入选进展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已成为盘点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年度重大科学成果的品牌活动。
        2023年度第19届“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承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科学通报》协办,分为推荐、初选、终选、审议4个环节。《中国基础科学》等推荐了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的600多项科学研究成果,由近100位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从中遴选出30项成果,在此基础上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2100多位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专家对30项成果进行投票,评选出10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审议,最终确定了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成果名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7:40 , Processed in 0.08955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