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周雍进课题组实现甲醇酵母的高效代谢改造

[复制链接]

89

主题

94

帖子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08:45: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所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18T6组)周雍进研究员团队在甲醇酵母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甲醇酵母的高效代谢改造。该团队在甲醇酵母代表菌株毕赤酵母中,构建了基因编辑工具,强化了同源重组从而实现了精确基因编辑,鉴定了染色体基因整合位点并表征了系列不同表达强度的启动子,此外还发展了双因素调控策略调控了脂肪醇生物合成。
  近年来,甲醇生物转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毕赤酵母由于能进行高密度发酵,被认为是优良的甲醇生物转化宿主细胞。构建毕赤酵母细胞工厂往往需要系统代谢工程优化与多基因编辑。然而,毕赤酵母代谢工程改造面临三个关键挑战:(1)低同源重组效率制约了精确代谢工程;(2)缺乏基因组整合中性位点限制了稳定菌株构建;(3)缺乏足够启动子限制了多基因表达调控。
  本工作中,该团队针对上述三个挑战,首先强化了毕赤酵母同源重组效率,发现了限制毕赤酵母同源重组修复的关键基因RAD52,其高表达能将单基因编辑效率提升至90%;进一步地,通过对单位点多片段重组修复中多重入侵诱导重排(MIR)动态平衡过程的研究,发现敲除MPH1基因可以使多片段重组效率提升13.5倍。在此基础上,团队还鉴定出46个可用于外源基因整合的中性位点,并在真实摇瓶发酵条件下表征了18个常用启动子的表达谱。最后,团队利用不同中性位点和启动子的表达差异,发展了双因素调控策略,调控了脂肪醇合成效率,使其产量差异能达到30倍(12.6-380 mg/L)。
  该研究建立的毕赤酵母高效基因编辑系统,理论上可以实现毕赤酵母稳定装载超过100个外源基因,并能实现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为毕赤酵母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便利,也为其它非常规酵母代谢工程改造提供借鉴。
  该工作以“Recombin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 Facilitates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the Industrial Yeast Pichia Pastori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该工作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18T6组2018级博士研究生蔡鹏和博士后段兴鹏。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创新基金、我所科研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蔡鹏)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3/nar/gkab535


        文章来源:大连化物所
       周雍进,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年在江南大学、天津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12年到2016年在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学Jens Nielse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JACS,PNAS,Nat. Commun,AEM,B&B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被引用500余次。因在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的研究成果受邀在《2013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报告》青年人才篇撰写综述,曾获得国际代谢科学会议青年科学家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会议(2014年香山科学会议, 2015年国际酵母遗传学会议,2016年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会议等)做口头报告,并且和Nielsen教授于2014年合作创立了Biopetrolia生物技术公司。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催化|主题: 1066, 订阅: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9 11:46 , Processed in 0.08737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