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题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唐有祺院士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132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16:34: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有祺(1920.7.11-),上海人,化学家与化学教育家,中国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分子工程学的开拓者,中国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
         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一生的学术工作,多数与基础研究有关,在教学中他同样倡导越基础越优先原则,并强调通过实践不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能力。唐有祺教授如今虽届耄耋之年,但仍活跃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一线,不断为国家、为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唐有祺进行工作并取得成果:(1)晶体体相结构和晶体化学(2)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和生命过程化学问题的研究(3)功能体系的表面、结构和分子工程学的研究(4)专业著作6部,代表作有《晶体化学》、《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对称性原理》。
        在国外曾研究合金中形成超结构以及六次甲基四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本质,并曾涉足蛋白质晶体学。1954年起开展晶体结构分析研究工作并开设晶体化学、统计力学等课程。60年代在几次学术会议上对化学中共振的本质有所澄清,并为X-射线结构分析在我国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有所推动。70年代曾在石油化工催化剂的研制工作中做出成绩,并开展了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布规律的研究。在晶体化学研究方面,在表面物理化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成绩。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所从1982年起恢复了蛋白质结构分析工作,应用分子置换法,成功地研究了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赖氨酸活力碎片——牛胰蛋白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得出了赖氨酸活力碎片的立体结构。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232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沙发
发表于 2020-7-13 15:18:34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适逢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唐有祺先生百岁寿辰。为支持北京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弘扬科学精神,鼓励优秀学子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唐有祺先生筹划以他和夫人张丽珠教授的名义设立“北京大学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并于2020年1月委托子女开始推动该基金的相关工作。
“北京大学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由唐有祺先生个人捐赠首期资金,唐有祺、张丽珠伉俪的亲友、弟子共同支持,用于奖励和支持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医学部的优秀学生。“北京大学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于2020年7月11日唐有祺先生百岁寿辰当日正式启动。
唐有祺先生是我国晶体化学的奠基人、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分子工程学的开创者。张丽珠教授(1921—2016)是著名医学家、现代生殖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缔造者。唐有祺、张丽珠伉俪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了全部力量,代表了中国科学家的脊梁;此番又率先垂范,捐资设立奖学基金支持北京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唐有祺、张丽珠伉俪爱国求实的人格魅力和对科学事业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的感召下,奖学基金将进一步汇聚有识之士共同为北京大学化学和医学及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奉献力量,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求真务实、勇于钻研,将科学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9 12:04 , Processed in 0.12586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