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四川大学夏和生

[复制链接]

12

主题

21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6:43: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夏和生,男,1972年6月生,重庆市忠县人。中共党员,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2001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6项,作为负责人之一,承担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项目2项,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外跨国公司如 Rohm & Haas, DSM公司的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在英国工作期间,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英国EPSRC和英国国防部联合资助项目。在聚合物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和新原理、固相力化学加工新方法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发表论文 40余篇,SCI 收录24篇,SCI他引3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85次,申请中国专利14项,授权8项,公开6项,申请欧洲专利1项。


姓名:夏和生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传真:(028)85460535
电子邮箱:xiahs@scu.edu.cn
工作经历
1997.4-现在      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工作,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大学-Bradford大学国际聚合物微型加工中心执行主任、中英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秘书长、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多功能聚合物及生物材料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
2003.11-2005.11,英国Loughborough大学聚合物技术和材料工程系博士后(RA)。
2014.7-2014.8,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5.7-2015.10,法国南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教育背景
1990.9~1994.7,东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4.9~1997.3,东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8.9~2001.6,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工作期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毕业博士13名;培养硕士研究生37名,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0名,毕业硕士18名,硕博连读9名。每年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4-5名。


研究方向
1.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
2. 3D打印高分子材料
3. 动态聚合物和力化学


承担项目
1.    石墨烯与钙钛矿杂化材料的能源与环境应用,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2019
2.    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合作研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5-2018
3.    高性能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加工,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2016-2019
4.    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3D打印加工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2019
5.   聚焦超声响应性动态聚合物/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粒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018


展开
论文专著
代表性论文
1.    Hesheng Xia, Qi Wang, Ultrasonic Irradiation: A Novel Way to Prepare Conductive Polyaniline/Nanocrystalline TiO2 Particles Composite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2, 14(5), 2158~2165.
2.    Hesheng Xia, Qi Wang, Guihua Qiu,Polymer-Encapsulated Carbon Nanotubes Prepared Through Ultrasonically Initiated In-situ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3, 15(20), 3879-3886.
3.    Yanhu Zhan, Marino Lavorgna, Giovanna Buonocore, Hesheng Xia. Enhanc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rubber composites by constructing interconnected network of self-assembled graphene with latex mix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10464–10468
4.    Shuchi Liao, Tianliang Zhai and Hesheng Xia. Highly adsorptive graphene aerogel microspheres with center-diverging microchannel structu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4:1068–1077
5.    Guo Li, Guoxia Fei, Hesheng Xia, Jianjun Han and Yue Zhao.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f shape memory polymers and simultaneous drug release using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7692–7696
6.    Rui Tong, Xili Lu, Hesheng Xia. A facile mechanophore functionalization of an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towards remote ultrasound and redox dual stimulus responsivenes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4, 50:3575-3578
7.    Guoxia Fei, Cristina Tuinea-Bobe, Dongxu Li, Guo Li, Ben Whiteside, Phil Coates and Hesheng Xia. Electro-activated surface micropattern tuning for microinjection molde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hape memory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RSC Advances, 2013, 3:24132-24139
8.    Guo Li, Qiang Yan, Hesheng Xia and Yue Zhao. Therapeutic-Ultrasound-Triggered Shape Memory of a Melamine-Enhanced Poly(vinyl alcohol) Physical Hydroge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12067−12073
9.    Tianliang Zhai, Qifeng Zheng, Zhiyong Cai, Lih-Sheng Turng, Hesheng Xia and Shaoqin Gong. Poly(vinyl alcohol)/Cellulose Nanofibril Hybrid Aerogels with an Aligned Microtubular Porous Structure and Their Composites with Polydimethylsiloxane.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7436−7444
10.    Ning Yan, Filomena Capezzuto, Giovanna G. Buonocore, Marino Lavorgna, Hesheng Xia and Luigi Ambrosio. Gas-Barrier Hybrid Coatings by the Assembly of Novel Poly(vinyl alcohol)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Layers through Cross-Linking with Zirconium Adduct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7:22678–22685


展开
授权专利
1.    夏和生,王琪,邱桂花,华正坤.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乳液及其原位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ZL 02 1 13458.0
2.    夏和生,战艳虎,闫宁,伍金奎,费国霞. 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原位还原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ZL 201010191018.6
3.    夏和生,菲尔寇茨,李东旭,费国霞,龚启春. 高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微型加工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ZL201010611646.5
4.    Xia HS, Coates P, Li DX, Fei GX, Gong QC.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molded plastic parts. WO2012/089998A2, UK patent No:, GB1108161.9
5.    夏和生,吴军,赵健,罗高兴,刘波,徐瑞,费国霞. 一种用于人工皮肤的多孔硅橡胶薄膜. 中国发明专利,ZL 201210490496.6
6.    夏和生,吴军,刘波,罗高兴,徐瑞,赵健,费国霞. 一种含纳米银多孔硅橡胶-聚氨酯双层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ZL 201410214927.5
7.    夏和生,廖述驰,翟天亮. 一种石墨烯气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 申请号:201510585651.6
8.    夏和生,李志超,卢锡立,王振华,费国霞, 用于3D打印、含动态键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申请号: CN201510299301


展开
科技奖励
1.    徐僖、王琪、卢灿辉、夏和生、李侃社、敖宁建,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    徐僖、王琪、卢灿辉、夏和生、李侃社、陈哲、敖宁建、刘长生、刘才林、刘渊、华正坤, 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2002年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3.    王琪,夏和生,邱桂花,张楚虹,廖勇勤,超声辐照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200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4.    2016年获英国材料学会(IOM3)Alan Glanvill奖


人才项目及荣誉
1.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0年)
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
3.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2006年)
3.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2003年)


学术兼职
1.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2.    国家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3.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4.    四川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期刊编委
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
7.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委员
8.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6:44:02 | 只看该作者
聚氨酯作为一类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由两种原料组成,一种是异氰酸酯,起着硬段的作用;另一种是多元醇,起着软段的作用。通过调节软段和硬段的种类和比例可以调节聚氨酯的许多性质,如玻璃化温度、模量、弹性等。因而聚氨酯的性能可调范围宽、适应性强,其制品在胶粘剂、涂料、纤维、弹性体、软硬泡沫塑料、人造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聚氨酯材料中使其具有自修复功能,可以有效地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浪费。
图1 动态聚氨酯弹性体的修复示意图
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课题组在《高分子学报》2019年第5期“动态共价键高分子”专辑(即将出版)的论文中制备了含Diels-Alder(D-A)键和二硫(S―S)键的双重动态键的可重加工及室温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在分子设计上采用高度柔性的PPG预聚物为基体材料,将D-A键和S―S键同时引入到二醇小分子中,制备得到了可重加工、室温自修复的聚氨酯弹性体。该材料在引入了S―S键的同时,也增加了D-A键的含量,从而使力学性能提高。而动态键断裂后形成的运动性能更强的短分子链,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修复效率,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材料在室温下修复60 min后的修复效率达93%且循环四次修复效率仍高达90%以上。此外该聚氨酯材料可以通过无溶剂一锅法制备,从而可以作为环境友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链接地址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9.19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2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板凳
发表于 2019-9-3 16:58:44 | 只看该作者
2019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酰胺基脲基团可逆动态化机制及衍生的高强自修复聚合物
批准号        51973137        学科分类        ( )
项目负责人        夏和生        负责人职称                依托单位        四川大学
资助金额        61.00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期限        2019 年 09 月 03 日 至2019 年 09 月 03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9 15:01 , Processed in 0.09085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