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题组] 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魏永革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4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5 09:21: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魏永革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兼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Complex Metals编委。主要从事多酸化学、配位化学与X射线晶体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多酸纳米簇的合成、多酸的化学修饰及其有机衍生物的反应与可控组装、多酸促进的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得美国、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分别在2部英文专著中应邀撰写关于多酸化学的章节。

魏永革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多酸化学、配位化学与无机结构化学)
出生年月:1967 年 7 月
地址:清华大学化学系 100084
Tel: 010-62797852
E-mail: yonggewei@mail.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84.9 - 1988.7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9 - 1991.7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武汉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1.9 - 1995.7    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0.4 - 2001.9    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化学系,博士后
1995.7 - 1999.6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讲师
1999.6 - 2005.4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5 - 2010.12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2011.1 -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晶体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晶体学会小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多酸的合成、结构与化学修饰
多酸有机衍生物化学
多酸纳米簇的可控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自组装
多酸促进的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
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的分子材料
研究概况
研究领域与兴趣:
多酸的合成、结构与化学修饰
多酸有机衍生物化学
多酸纳米簇的可控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自组装
多酸促进的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
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的分子材料

目前主要致力于多酸的化学修饰及相应衍生物的反应化学与可控组装,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奇纳米结构分子与超分子系统,为制备新颖磁性及光电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的分子材料奠定基础。课题组发展了以伯胺为原料,直接制备多酸的亚胺衍生物的简单有效合成方法─DCC脱水法。特别地,利用钯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以可控方式将六钼酸根成功地用共轭有机亚胺配体桥联起来,得到了长度可调的哑铃状分子纳米杆。

我们还发现多酸分子中的桥氧原子在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被亚胺配体取代,得到了第一例结构表征的桥式多酸亚胺衍生物,扩展了多酸亚胺衍生物的范畴,为进一步修饰多酸表面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一工作对探讨多酸中金属-氧键与亚胺配体间的复分解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被Nature China网站选为研究亮点进行介绍。

我们发现多钼酸根可以同时活化脂肪胺分子中与N原子相邻的两个α C-H键,并通过“双脱氢偶联”一步直接形成碳-碳双键C=C,开创了从C-H键直接构筑C=C双键的研究。

利用亚胺化反应,我们将非手性的多酸簇可控组装成手性纳米杆与手性环蕃,这些手性多酸化合物在手性分离与催化、以及铁电材料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NPG Asia Materials在其特色亮点介绍中撰文介绍了相关工作,认为“这一工作开辟了从非手性多酸簇可控组装手性多酸纳米结构的新道路”。

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著:
1.Yin, Panchao; Wu, Pingfan; Xiao, Zicheng; Li, Dong; Bitterlich, Emily; Zhang, Jin; Cheng, Peng; Vezenov, Dmitri V.; Liu, Tianbo*; Wei, Yongge*. A double-tailed fluorescent  surfactant with a hexavanadate cluster as the head group. Angew. Chem. Int . Ed. 2011, 50(11), 2521-2525.
2.Zhang, Jin; Hao, Jian; Wei, Yongge*; Xiao, Fengping; Yin, Panchao; Wang, Longsheng. Nanoscale Chiral Rod-like Molecular Triads Assembled from Achiral Polyoxometalates. J. Am. Chem. Soc. 2010, 132(1), 14-15. NPG Asia Materials (自然亚洲材料)特色研究亮点
3.Xiao, Fengping; Hao, Jian; Zhang, Jin; Lv, Chunlin; Yin, Panchao; Wang, Longsheng;Wei, Yongge*. Polyoxometalatocyclophanes: Controlled Assembly of Polyoxometalate-Based Chiral Metallamacrocycles from Achiral Building Blocks. J. Am. Chem. Soc. 2010, 132(17), 5956-5957.
4.Hao, Jian; Xia, Yun; Wang, Longsheng; Ruhlmann*, Laurent; Zhu, Yulin; Li, Qiang; Yin, Panchao; Wei, Yongge*; Guo, Hongyou. Unprecedent Replacement of Bridging Oxygen Atom in Polyoxometalate with an Organic Imido Ligand.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14), 2626-2630. Nature China (自然中国)网站研究亮点
5.Li, Qiang; Wei, Yongge*; Hao, Jian; Zhu, Yulin; Wang, Longsheng. Unexpected C=C Bond Formation via Doubly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Two Saturated sp3 C-H Bonds Activated with a Polymolybdate. J. Am. Chem. Soc. 2007, 129(18), 5810-5811.
6.Wei, Yongge*; Wu, Pingfan; Wang, Yuan; Shao, Meicheng. The Chemistry of Organoimido Derivatives of Polyoxometalates: Organic Chemistry as a Useful Tool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POM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Novel POM-Bas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olecular Materials, Chapter in Advance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Research, Edited by Kenji Yamamoto,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7, pp.97-138.
7.Kang, Jeonghee; Xu, Bubin; Peng, Zhonghua*; Zhu, Xiaodong; Wei, Yongge; Powell, Douglas R. Molecular and Polymeric Hybrids Based on Covalently Linked Polyoxometalates and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42), 6902-6905.
8.Xu, Lin; Lu, Meng; Xu, Bubin; Wei, Yongge; Peng, Zhonghua*; Powell, Douglas R. Towards main-chain-polyoxometalate containing hybrid polymers: A highly efficient approach to bifunctionalized organoimido derivatives of hexamolybdates. 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21), 4129-4132.
9.Lu, Meng; Wei, Yongge; Xu, Bubin; Cheung, Calida Fung-chi; Peng, Zhonghua*; Powell, Douglas R. Hybrid molecular dumbbells: Bridging polyoxometalate clusters with an organic pi-conjugated rod. 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9), 1566-1568.
10.Xu, Bubin; Wei, Yongge; Barnes, Charles L.; Peng, Zhonghua*. Hybrid molecular materials based on covalently linked inorganic polyoxometalates and organic conjugated systems. 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12), 2290-2292.
11.Wei, Yongge; Xu, Bubin; Barnes, Charles L.; Peng, Zhonghua*. An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Reaction Protocol to Organoimido Derivatives of Polyoxometalates. J. Am. Chem. Soc. 2001, 123(17), 4083-4084.
12.Zhang, Shi-Wei *; Wei, Yong-Ge; Yu, Qing; Shao, Mei-Cheng; Tang, You-Qi. Toward Quantum Line–– Self-Assembly Process of Nano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 Leading to a Novel  One-Dimensional Nanomolecular Polymer: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of {[H3O]+12{(H2O)MoO2.5[Mo36O108(NO)4(H2O)16] O2.5Mo(H2O)}12-}. J. Am. Chem. Soc. 1997, 119(27), 6440-6441.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79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3
沙发
发表于 2018-6-28 07:44:32 | 只看该作者
报告题目:多酸亚胺化修饰及其应用
报告人:清华大学化学系魏永革教授
报告时间:2018年7月2日早上10: 00
报告地点:福州大学嘉锡楼413


魏永革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67年6月出生于湖北天门市。198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9-2005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2000-200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化学系博士后。2005年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兼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Complex Metals编委。主要从事多酸化学、配位化学与X射线晶体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多酸纳米簇的合成、多酸的化学修饰及其有机衍生物的反应与可控组装、多酸促进的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得美国、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分别在2部英文专著中应邀撰写关于多酸化学的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75

帖子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3
板凳
发表于 2019-11-12 17:21:00 | 只看该作者
2019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脯氨酸修饰的多酸分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应用
批准号        21971134       
学科分类        过渡金属元素化学 ( B010102 )
项目负责人        魏永革       
依托单位        清华大学
资助金额        68.00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3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8 05:59 , Processed in 0.08731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