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潘健生院士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218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11: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5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热处理研究工作。在他的实验室、办公室里,挂着热处理的分析图片,摆放着许多来自工厂的试样和工件。学生们说,因为潘教授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对学生的耐心,他的实验室几乎变成了开放的“咨询中心”。不仅他带的硕士和博士们在这里接受他的指导,上过他课的本科生也喜欢到这里请教问题,还有不少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慕名而来;他也经常深入到工厂生产第一线。他所开发的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为20多家工厂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主要成果: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各种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推动热处理从经验型向基于科学计算的精密型技术的方向跨越。
          研究方向:1. 热处理工艺、设备及控制技术;2. 材料热加工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
          主要成果: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软件工程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各种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和复杂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用热处理虚拟制造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已有二十余家工厂应用,直接效益1.5亿元,推动热处理从经验型向基于科学计算的精密型技术的方向跨越,对机械制造业现代化有深远影响。主持开发“分段可控渗氮与动态可控渗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还获部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其中一项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一本。培养博士生10名,先后开设跨学科新课程四门。主持完成“热处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3 10:29 , Processed in 0.08139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