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余志祥

查看数: 1283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8-3-22 08:12

正文摘要:

余志祥,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1987-1991,武汉大学,学士;1994-1997,北京大学,硕士;1997-2001,香港科技大学,博士;2001-200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2004-2008,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 ...

回复

jiajie 发表于 2019-11-26 08:48:46
2019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机理研究和反应发展
批准号        21933003
项目负责人        余志祥       
依托单位        北京大学
资助金额        300.00万元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4 年 12 月 31 日

cangtian 发表于 2019-8-28 08:31:06
主题:   过渡金属催化成环反应的发展与应用
主讲人:   余志祥 教授
地点:   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学术交流室(2号学院楼西2632)
时间:   2019-08-30 10:00:00
组织单位:   先进低维材料中心
报告人简介:余志祥,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1987-1991,武汉大学,学士;1994-1997,北京大学,硕士;1997-2001,香港科技大学,博士;2001-200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2004-2008,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独立课题研究组组长;2008-现在,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


余志祥教授主要从事于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并将发展的有机合成方法应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的合成。目前已对Lu-[3+2]环加成反应,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卡宾的插入反应等十几种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和验证了[1,2]-质子迁移过程需要水和其它质子给体作为催化剂的重要现象;提出一种新的半定量的前线分子轨道方法来半定量地计算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分子的亲核性和亲电性;发展了合成不同环系的[3+2],[5+1],[3+2+1],[4+2+1],[7+1],[5+2+1]等成环反应并将其中的一些反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


余志祥教授近年获得的主要荣誉有:1.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2019;2.北京大学拜尔研究者奖,2019;3. 教育部长江学者,2015;4.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2012;5. 中国化学会-Sci-Finder有机合成创造奖,2011;6.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7.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1;8.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

ersan 发表于 2018-12-22 09:52:50
鉴于余志祥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他所发展的成环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和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应用前景,药明康德公司和拜尔公司分别授予余志祥教授2018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和“拜尔研究者奖(Bayer Investigator Award)”。 其中“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的获奖项目为“新型成环反应的发展及其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余志祥课题组主要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新的有机化学反应,以及将所发展的反应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和新药研发。在发展新反应方向,该课题组已发展了多个不同环系的成环反应,包括[3+2], [5+1], [3+2+1], [5+2], [4+2+1], [7+1], [5+2+1]等。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方向, 他们已将[5+2+1], [3+2+1], [5+1]反应应用到Asteriscanolide, Clovandione, Galanthamine, Hirsutene等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见下面图片介绍)。“化学空间”也对余志祥教授进行过专访报道,详细内容参考以下网址:https://cn.chem-station.com/interview/cchemist/2018/11/


tingkuaidi 发表于 2018-7-17 09:52:03
报告题目:质子迁移反应机理研究和成环反应的发展
Proton Transfer Mechanisms and Developing Ring Formation Reactions
报 告 人 :余志祥教授
报告时间:2018年6月20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化学楼二楼一号会议室
邀 请 人 :廖荣臻教授


报告人简介:
余志祥, 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1987-1991, 武汉大学, 学士; 1994-1997, 北京大学, 硕士; 1997-2001, 香港科技大学, 博士; 2001-200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博士后; 2004-2008, 北京大学, 副教授, 博导, 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 独立课题研究组组长; 2008-现在, 北京大学, 教授, 博导, 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
余志祥教授主要从事于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并将发展的有机合成方法学应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的合成。目前已对Lu-(3+2)环加成反应, 卡宾的插入反应等十几种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 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和验证了[1,2]-质子迁移过程需要水和其它质子给体作为催化剂的重要现象; 提出一种新的半定量的前线分子轨道方法来半定量地计算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分子的亲核性和亲电性; 发展了合成不同环系的[3+2], [5+1], [3+2+1], [7+1], [5+2+1]等环加成反应并将其中的一些反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
余志祥教授近年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1.教育部长江学者,2015;2.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 2012; 3. 中国化学会-Sci-Finder有机合成创造奖, 2011; 4.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2011; 5.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 2011;6.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7 16:08 , Processed in 0.08176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