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潘秀莲

查看数: 1160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9-17 09:21

正文摘要:

潘秀莲,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组长。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

回复

mifeng 发表于 2018-3-5 21:38:08
近日,我所潘秀莲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带领团队在合成气定向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被《德国应用化学》以“Hot Paper”(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DOI: 10.1002/anie.201801397)形式发表。
  C-C偶联的精准调控一直是C1化学最核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煤和天然气高效利用的关键。该团队近年来通过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耦合的纳米复合催化剂,使合成气化学中CO活化与C-C偶联这两个关键步骤有效分离,已经实现了高选择性地合成C2=-C4=混合低碳烯烃(Science 351 (2016) 1065-1068; ACS Catalysis 7 (2017) 2800-2804)和芳烃(Chemical Communication 53 (2017) 11146-11149)。该团队进一步利用丝光分子筛限域孔道活性位的择型作用,调变了反应路径,使反应沿乙烯酮为中间体的路径高选择性地转化成乙烯。当CO转化率为26%时,单一组分乙烯在碳氢化合物中的选择性高达73%,高于见诸报道的直接和间接过程中的乙烯选择性。
  该研究成果为合成气直接制乙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再次验证了OX-ZEO催化剂设计概念具有一定普适性,开拓了煤经合成气转化制化学品的新战略、新途径。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6 10:32 , Processed in 0.08189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