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周胜敏课题组:基因编码型pH荧光探针设计及应用新进展

[复制链接]

92

主题

98

帖子

11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17:05: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研究发现,胞内pH(pHi)作为信号分子决定着细胞生老病死,被视为第二信使,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为研究pHi影响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多款能实时检测pHi的基因编码型荧光探针应运而生。这些探针大都由普通荧光蛋白及其突变体改造而成,虽能感应pH变化,但灵敏度尚待提高。近期,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纳米生物工程实验室周胜敏副教授课题组构建了一款超灵敏基因编码型pH探针,并基于该探针的检测优势,发现了一种全新生物学现象。相关成果以“Genetic engineering of circularly permuted yellowfluorescent protein reveals in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in response to nitricoxide stimuli”为题发表于氧化自由基生物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Redox Biology上。
        圆排列环状荧光蛋白(cpFP)相较于普通荧光蛋白(FP)展示出更高的pH敏感性,具备检测pH的先天优势,但由于存在荧光峰易迁移、稳定性欠佳,尤其是仅具有单峰,限制了其作为比例型探针的应用潜力。周胜敏课题组在黄色cpFP(cpYFP)分子的碳、氮端分别连接了一氧化氮(NO)感受蛋白NorR的失活突变体蛋白片段(图a),发现该探针虽不能在体外感应NO,但可响应pH的细微变化,且具有双峰,其灵敏度为常用pH探针pHluorin的3倍(图b),因此是一款比例型超灵敏pH探针,命名为NocPer。进一步研究发现,NocPer虽非NO探针,但在大肠杆菌体内却能响应胞外NO的刺激,暗示NO刺激可能激发pHi变化(图c)。最后通过多重实验验证了“NO刺激引起pHi下降”这一假说,并阐述其所涉的机制,NO通过抑制呼吸链复合物III的活性,限制了质子的膜外搬运,引起pHi下降。研究还证实在感染人体过程中,巨噬细胞释放NO(图d),此条件下微生物维持低pHi(图e),是病原菌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图f)。
       该研究设计的探针,既充分发挥了cpYFP在pH感应灵敏度上的天然优势,又改善了其原有信号上的短板,同时展示了超灵敏pH探针在生物学新现象发现中的重要性。
       我校邓海涛(硕士)、李静宜(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生物工程学院周胜敏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王平教授的悉心指导,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2213231721000914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周胜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副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2009年3月取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至2014年8月先后在东京大学和日本筑波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4月至 2013年3月期间任职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2014年11月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纳米生物工程实验室团队。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A类),华理青年英才引进与培育计划,生工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个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日合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6 21:23 , Processed in 0.10029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