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邓辉课题组提出半导体晶圆原子级表面制造新方法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281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15:39: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邓辉研究团队在机械制造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发表题为“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atomic-scale polishing of single-crystal silicon via plasma-based atom-selective etching”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被选为封面。该论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原子选择刻蚀效应的单晶硅晶圆原子级表面高效制造方法。
     
        单晶硅是目前最通用的一种半导体材料,随着芯片制程的进一步减小,更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对晶圆平整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工艺节点达到3nm甚至更小时,光刻过程对于晶圆表面质量的要求趋于原子量级。传统的机械抛光或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均基于塑性形变来实现材料去除,一方面传统工艺的材料去除原理决定其无法获得无损伤的表面,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的工具作用尺度又决定了其无法获得规则的表面原子排列。因此,面向高端芯片制造的原子级表面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出可获得完美原子排列的超精密表面制造新技术。
图1. 等离子体诱导原子选择刻蚀(PASE)技术原理示意图
       基于以上需求, 邓辉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原子选择刻蚀效应的超精密抛光方法(Plasma-based Atom-Selective Etching, PASE),原理如图1所示。粗糙的单晶硅表面可视为由不同悬空键数量的硅原子构成,在PASE工艺中,有3个悬空键的硅原子刻蚀优先级最高,其次是有2个悬空键的硅原子,最后是1个悬空键的硅原子。这种刻蚀优先级的差异可以通过改变离子体的参数调控。一旦优先级较高的硅原子被刻蚀掉,次层的硅原子就会暴露出来,使得表面的成键状态不断变化。在图1(b)中演示了一个粗糙区域通过PASE工艺抛光成光滑表面的过程。在经历多次选择后,最终的表面可以视为一个所有原子规则排列的等势面,也即所有的原子均匀被刻蚀。因此,PASE工艺可以得到原子级的超光滑表面。
图2. 等离子体诱导原子选择刻蚀过程的粗糙度演变与抛光效果图
        根据以上原理,研究人员优化了等离子体功率、气体比例等各项工艺参数。对于2英寸单晶硅晶圆(100),PASE工艺的材料去除率超过0.7μm/min,并且在5分钟内可有效将表面Sa粗糙度从195nm降低至1nm以下,高效率实现了原子级表面制造,且被抛光后的单晶硅晶圆也通过TEM观测被证实无亚表面损伤(图2)。同时,邓辉团队也将这一抛光技术应用到了(110)与(111)晶面的单晶硅晶圆,均取得了良好的抛光效果。这证明PASE是一种通用的单晶硅抛光方法,与硅晶圆的晶体取向无关。
       此项研究所提出的等离子体诱导原子选择刻蚀技术由于无机械应力作用,有效避免了传统抛光工艺中所出现的由于剪切与挤压等机械作用而导致的表面与亚表面损伤,可实现无损伤的原子级表面制造。同时,这一技术十分高效,并且无需消耗成本昂贵、需要无害化处理的抛光液和抛光垫,与传统CMP方法相比具有巨大优势。由于这一技术可以对所有晶向的单晶硅晶圆进行抛光,因而其在电子电气领域的晶圆加工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该方法从原理上有望达到单原子层级别的大尺寸光滑表面,为量子芯片的制造等前沿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校机械与能源工程系2020届硕士生房之栋和2017级博士生张翊(南科大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联合培养)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邓辉为文章通讯作者,南科大为论文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圳市科创委等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0890695520306659


      文章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邓辉,2016年2月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精密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加工技术组,担任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展开等离子辅助加工,电化学机械抛光等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主持日本以及新加坡科研项目多项,在制造领域顶级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以及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多篇。共三次在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年会(CIRP General Assembly)上作口头报告(2013,2014,2015)。2014年获得由日本工作机械技术振兴协会颁发的工作机械技术振兴奖。2015年获得由中国留学基金委颁发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6年获得由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颁发的Rudolf Kingslake Award。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7 07:19 , Processed in 0.08872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