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长庆

[复制链接]

58

主题

58

帖子

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09: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        孙长庆        性别:        男        学位:        博士
研究方向:       
断键与非键:晶体生长、催化反应、能量采集、光电
表面与缺陷:纳米结构、点缺陷
掺杂与界面工程:力学、热学、化学、介电、光学、电学 催化与环境保护、水与能量资源、光电发射材料与器件       
办公地点:        现代科技学院逸夫科技楼806
办公电话:        86872475       
移动电话:        13975219527       
Email:        ECQSun@ntu.edu.sg
在研课题
1) 断键与非键能量与电子学: 理论及应用(非键孤对电子、非键单电子、反键电偶极子、类氢键等);非键电子的极化以及它们在晶体生长、催化反应、能量采集、光电(包括T-赫兹)发射中的应用。
2) 表面与缺陷;同质吸附、点缺陷、边界原子、表面、畴壁、纳米结构、纳米孔洞的局域应变。
3) 掺杂与界面工程;异质掺杂,界面、界面合金荷与化合,人工超晶格、孪晶、纳米镶嵌、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学、化学、介电、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及微观机制。
4) 低维系统中的电子捕获与极化;催化与环境保护;水与能量资源;T-赫兹与表面拉曼光谱增强机理;光电发射材料与器件等。
获奖情况
2012: 第25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一等奖
2009: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访问奖(东京工业大学)
2009: 吉林大学唐敖庆荣誉教授
2008: 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科学研究奖 (中国科学院)
2006: 新加坡Tan Ching Chuan学术研究奖(南洋理工-德克萨斯大学联合)
2005: 首届南洋科技创新奖(单人单项)
2003: 新加坡国家科学奖(入围前三名)
1992: 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奖(天津大学-英皇学院)
1987: 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近期发表的主要成果
论文
1. Li JW, Ma SZ, Liu XJ, Zhou ZF, Sun CQ*“ZnO meso-mechano-thermo physical chemistry”Chemical Reviews
2012, (IF = 36.6)
2. Ma ZS, Zhou ZF, Huang YL, Zhou YC, Sun CQ*“Mesoscopic superelasticity, superplasticity, and super rigidity”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2012, 55(6): 963–979.
3. Sun CQ, Zhang X, Zheng WT“The hidden force opposing ice compression”Chemical Science 2012,2:1455-60
4. Zheng WT, Sun CQ*"Underneath the fascin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nanoribbons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nce 2011; 4: 627-655. (IF = 9.5)
5. Sun CQ"Dominance of broken bonds and nonbonding electrons at the nanoscale "Nanoscale, 2010, pp1-32
6. Sun CQ*, Wang Y, Nie YG, et al."Interface quantum trap depression and charge polarization in the CuPd and AgPd bimetallic alloy catalysts"Phys Chem Chem Phys, 2010. 12: 3131 – 5
专利
Addressable Transistor Chip for Conducting Assays  (US 2008/0012007A1)  美国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
2010.03-2013.03 Interface charge and energy quantum trapping 南洋理工大学
2008.01-2010.12  镍基纳米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的键弛豫理论及实验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2008.09-2010.09  XPS investigation of noble metal clusters on oxides 新加坡科技局(A*Star)
个人简历
学士 (Bachelor)   1978.09-1982.07     中国     武汉理工大学    物理
硕士 (Master)     1984.09-1987.05     中国      天津大学    材料物理
博士 (Doctor)     1992.07-1996.10    澳大利亚   墨多克大学   物理学
教授(特批Professor)     1990.10-1992.07   中国  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 1992.01-1992.07英国 伦敦大学国王分校 (King’s College London)
研究员(Researcher)      1997.02-2000.04 新加坡  精密工程研究院 (Gintic Inst Technol)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 2000.04-2004.01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 Univ)
副教授(Associate Prof.) 2004.02-至今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
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  2006.03-2006.05  美国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T Dallas)
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  2009.11-2009.12  日本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 Tech)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5 13:57 , Processed in 0.12883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