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无机化学郑佑轩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3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08: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佑轩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稀土学会第六届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Reports编委。1997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002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导师为张洪杰院士。 2002.9-2004.12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导师为Karl Leo教授; 2005.4-2005.11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博洛尼亚分会有机合成和光反应研究所博士后,导师为Nicola Armaroli研究员;2006.1-2006.10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物理系访问学者,导师为William Gillin教授;2006.12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和在器件中的应用,尤其是磷光配合物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至今在在Nat. Mater.、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文章100余篇,申请了国际和国内专利60余件并授权10余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

郑佑轩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稀土学会第六届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
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学习经历:
  1993.9-1997.7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获无机化学学士;
  1997.9-2002.7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导师:张洪杰院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02.9-2004.12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物理系应用光物理研究所(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Photophysik,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Dresden)博士后(“Graduierten Kolleg Sensorik”奖学金资助,Karl Leo教授研究组);
  2005.4-2005.11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博洛尼亚分会有机合成和光反应研究所 (L'Istituto per la Sintesi Organica e la Fotoreattività, Il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博士后(Nicola Armaroli研究员研究组);
  2006.1-2006.10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物理系和生物化学学校(Department of Physics和School of Biological & Chemical Sciences,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访问学者(“Leverhulme Trust”基金会奖学金资助,William Gillin教授和Peter Wyatt教授研究组);
  2006.12-2013.5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13.5- 至今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14.5- 至今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电 子邮件: yxzheng@nju.edu.cn
   办公室: 仙林化学楼C504
   实验室: 仙林化学楼A524、A525
   传真: 025-89684502


获得荣誉:
   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宝洁奖学金;
   2002年获德国研究理事会“Graduierten Kolleg    Sensorik”奖学金;
   2006年获英国“Leverhulme Trust”基金会奖学金;
   2007年获得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为第六完成人)。


承担和参加的科研项目和人才基金项目:


稀土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和在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
新型稀土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20701019)
稀土功能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BK2008257)
新型稀土电致发光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制备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课题 (20070284053)
含载流子基团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971067)
“物质创造与化学转化过程中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子课题 “杂化金属-有机功能分子体系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2006CB806104)
“分子及自旋体系中的量子调控”子课题“分子光激发态中的量 子调控” 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7CB925103)
配合物体系的光电功能及其分子设计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2011CB808704)
功 能配位化合物        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 学基金(20721002, 21021062)        1100
“分子体系中电子电荷和自旋的量子调控”子课题“光电分子体 系中电荷转移的量子调控” 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22101)
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和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37109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南京大学—瑞声科技合作项目
新 型磷光重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性能及磁场效应研究(2015.1-2017.12)        
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 育项目(914331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开发与应用(2016.7-2018.6)
江苏省科技厅政策引导计划 (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BY2016075-02)        
新 型载流子传输材料和主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南京大学—瑞声科技合作项目        
基于手性铱和铂配合物的圆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3088)
研究方向与成果


        自从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C. W. Tang)发表具有实用潜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的论文后,由于OLEDs具有自发光、超薄、低功耗、广视角等优异特征,在照明、平板显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占据举足 轻重的地位。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主要以光电功能为目标,以合成化学为基础,开展了与OLEDs等高新技术材料相关的光电功能配合物的研究。探讨分子材料中 结构、机理与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功能的关系。具体包括:
        1. 磷光金属配合物:设计合成具有良好光致发光、载流子传输等综合光电性能的铱(Ir)、铂(Pt)、铼(Re)、钌(Ru)、锇(Os)、金(Au)磷光配合物和稀土(Ln)配合物等,由于重元素效应增加了三重态电子的利用并提高器件的效率并减少效率滚降;
        2. 热延迟荧光材料:通过分子设计达到三重态电子到单重态的有效反传来提高材料的效率,在为使用贵重金属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器件效率;
        3. 手性材料:设计合成具有较高非对称因子(g factor)的手性荧光、磷光和热延迟荧光材料,并应用于OLEDs中,利用手性材料的圆偏振(CPL)发射,制备3D显示器件;
        4. OLEDs器件辅助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研究;
        5. 材料的转化和应用:通过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的平台进行器件的亮度、效率、效率滚降和寿命等综合性能研究,探索材料转化的可能性并进行优化材料的中试生产。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 19:37 , Processed in 0.08777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