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刘淑莹 [打印本页]

作者: diu    时间: 2017-9-29 11:07
标题: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刘淑莹
刘淑莹,女,1943年出生,博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5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UCSB)获理学博士学位(质谱学)。2008获比利时列日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国际质谱学会委员,国际著名质谱学杂志J. Mass Sectrom., Rapid Commun.Mass Spectrom., Int. J. Mass Sectrom. 及中国《化学进展》编委;现任《质谱学报》主编,《分析化学》编委。国家科技部“长春质谱中心”及“吉林省中药化学与质谱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
   
研究工作特色是基础与应用并重,注重多学科交叉。开展了从气相离子化学到中药及生命科学领域复杂体系分析方法等系统性及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承担过973专项课题、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培养质谱学研究生、博士后80余名。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一次,发表论文500余篇,编著《中药质谱分析》专著1部,参编其他学术专著3部。多次在国际质谱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在国际和国内得到同行的认同和好评。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气相离子化学反应(包括气相离子结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有机质谱学、生物及药物质谱学及中药现代化的质谱学研究方法等。
主要贡献
多次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九五攀登计划项目、973项目及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两次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获吴学周奖。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70余篇,被引用600余次,并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在中药及生物质谱分析方面,建立了质谱研究复方中药的方法学,为阐明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配伍规律以及中药炮制方法等困扰中药现代化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简捷的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质谱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分离过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药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和肿瘤等病症相关的蛋白质组学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
在气相离子──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首次实验发现并理论解释了气相离子—分子缔合反应不寻常的动力学规律;气相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反应与离子内能的相关性等。在富勒烯化学与质谱方面,利用质谱方法研究富勒烯及衍生生物的气相单分子分解、CID以及与小分子、自由基的反应规律,为研究富勒烯凝聚相反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建立了高温高压金属富勒烯包合物的合成提取和分离方法。








欢迎光临 (http://115.28.128.6/)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