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李峻柏 [打印本页]

作者: jiujia    时间: 2017-9-15 09:42
标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李峻柏
李峻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奖";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0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现担任国际学术期刊 "Colloids & Surfaces A"编辑、国际综述学术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Colloid & Interface Science"专题编辑,"Biointerphases" , "Soft Matter"和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Nanobiotechnology(JBNB)"期刊编委。

课题组长:李峻柏研究员
主要经历:
1982年至1989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读本科及硕士。
1992年德国美因兹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
1992年12月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1993年至1996年先后在希腊国家研究与工程基地、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年中国科学院原感光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奖"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0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现担任国际学术期刊 "Colloids & Surfaces A"编辑、国际综述学术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Colloid & Interface Science"专题编辑,"Biointerphases" , "Soft Matter"和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Nanobiotechnology(JBNB)"期刊编委。




作者: xiayu    时间: 2018-6-10 09:34

Angew封面:细胞膜包覆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中科院化学所的李峻柏团队利用红细胞的细胞膜包覆磁性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构建了集成有长循环能力、光敏剂递送以及磁场靶向的肿瘤治疗平台。这一平台在活体实验中可以避免被系统免疫清除,同时利用外源性的磁场实现了纳米颗粒在肿瘤区域的高效富集并实现有效的光动力学治疗,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献链接:Magnetic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Cloaked by Red Blood Cell Membranes: Applications in Cancer Therapy(Angew. Chem. Int. Ed., 2018, DOI: 10.1002/anie.201712996)



作者: yilang    时间: 2019-3-2 10: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峻柏研究员团队通过整合合成纳米酶和天然ATP合酶作为区室化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方法。利用空心二氧化硅微球的金纳米颗粒(AuNPs) 负载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AuNPs催化剂和氧气存在下,进行级联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同时产生过氧化氢(H2O2),生成的葡萄糖酸使得周围的pH降低并产生质子梯度。然后,质子扩散穿过蛋白脂质体膜,驱动空心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上重构的天然ATP合酶,将ADP和无机磷酸转化为ATP。通过AuNPs的重整可以清除产生的H2O2,以消除可能对ATP合酶的氧化。这种组装形成的人工酶具有类似线粒体内酶氧化磷酸化的高活性。该项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天然人工酶的制备方案,在ATP驱动的生物能源供应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以题为“Nanozyme-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s for Mitochondria-Mimicking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发布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作者: buqi    时间: 2019-4-3 09:25
合成组装的纳米生物材料已经取得系列的进展。其中,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生物分子纳米结构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中科院化学所李峻柏研究员团队将维生素B2纳米晶体组装成纳米棒,并可以对其实现精确的控制。这种一维的纳米结构不仅具有光波导性能,而且具有使氧气敏化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实验利用这些特性,将维生素B2纳米棒在远端局部光照下应用于对单个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光动力治疗,也利用肿瘤模型研究了维生素B2纳米棒在体内的光动力学治疗效果。

Fei,J.B., Li, J.B. et al. Assembled Vitamin B2 Nanocrystals with Properties ofOptical Waveguide and Photosensitivity and Thei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9.
DOI:10.1002/anie.201900124
http://dx.doi.org/10.1002/anie.201900124


作者: xihongshi    时间: 2019-12-19 08:58
李峻柏研究员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程科学院。


作者: ouyyu    时间: 2020-5-7 09:28
中科院化学所的李峻柏研究员(通讯作者)团队首次报道了具有可调润湿性的二苯丙氨酸(FF)基气凝胶。通过精确地控制组装途径,选择性的将亲水基团(氨基和羧基)和疏水基团(芳族基)分别暴露在纳米结构表面,从而在宏观上形成超亲水或高度疏水的气凝胶。研究还发现,单组分二肽气凝胶可在医疗领域发挥多种作用。该研究表明,从同一分子单元合成具有不同目标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成果以“Self-Assembled Dipeptide Aerogels with Tunable Wettability”为题在线发表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文献链接:Self-Assembled Dipeptide Aerogels with Tunable Wettability(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5575)


作者: kwcha333    时间: 2020-8-2 22:31
本帖最后由 kwcha333 于 2020-9-11 21:30 编辑

谢谢楼主電腦維修分享
作者: ouyyu    时间: 2023-1-30 09:29
超分子自组装是生命结构形成的基础。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组装过程以及对组装过程精准调控,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和指导生物材料的合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李峻柏课题组在短肽分子的组装机理,结构和功能调控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Chem. Soc. Rev., 2022, 51, 6936;Angew. Chem. Int. Ed.,2022, DOI: 10.1002/anie.202207752)。他们通过精确地调控短肽分子组装过程,实现了微纳纤维的图案化排列(ACS Nano, 2022, 16, 10372),超分子凝胶的手性放大与反转(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099)以及凝胶与晶体的原位相转变(CCS Chemistry, 2021, 3, 8)。
CO2诱导二肽层状晶体对称性破缺
  最近,该课题组以二苯丙氨酸(FF)层状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CO2覆盖生长活性位点的策略,实现了对晶体的层排列以及对称性的有效控制。研究发现,FF可自发地组装成层状晶体,相邻分子层之间以p-p堆积相互作用连接,堆积方向相反,具有旋转对称特征。当CO2(压力0.1-10 MPa)参与到FF组装过程时,它将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在肽分子层表面,覆盖原本的p-p堆积相互作用位点,使相邻层间转而采用空间互补的拉链式连接方式,最终导致层之间堆积方向相同,结构发生对称性破缺。进一步研究表明,对称性破缺的晶体由于具有更多的压电张量表现出更强的压电效应,以其为活性层制备的压电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是高对称晶体的5倍以上。该工作为肽基生物材料的结构与功能调控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Angew. Chem. Int. Ed.(2022, DOI: 10.1002/anie.202214184),第一作者是博士毕业生李现宝,通讯作者是李峻柏研究员。  







欢迎光临 (http://115.28.128.6/) Powered by Discuz! X3.2